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是我国制定第十四个五年计划,“十四五”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,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。
在这期间,虽然我们面临新冠疫情的冲击,再加上世界部分地区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,经济发展一度受到冲击,但是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,任何困难和打压制裁都难不倒我们,我国经济运行依然保持稳中向好,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,“十四五”规划大部分任务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效果,总体规划实施稳步推进,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。
“十四五”规划取得的成绩有这些:
一、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效:
(1)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,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:
近年来,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冠疫情、俄乌冲突、巴以冲突以及美国对华打压一系列制裁等影响,但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。2021年到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为5.5%。在这么大的经济体量上和增量上,再加上一系列风险挑战,继续保持这样一个合理增速区间,成绩来之不易。
(2)经济总量连续突破新台阶:
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突破110万亿、120万亿、130万亿大关。2024年我国GDP为134.9亿元,今年年末有望突破140万亿大关。
五年时间,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持续扩大,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年保持在30%左右,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。
五年时间,我国经济总量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大关,按美元汇率平均换算为4.92万亿美元,超过世界第三经济体德国2024年GDP的总量。
二、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:
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提到这些目标:
(1)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,力争到2025年实现7%的年均增长目标。
(2)到2025年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GDP的比重达到10%左右。
截止2024年末,我国研发投入再创历史新高,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.6万亿,同比2020年末增长50%,四年时间年均增长10.66%,高于7%的预期目标。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14.3万亿,占比GDP的比重为10.4%,提前一年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。
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持续巩固,2021年到2024年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大关。
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商业模式等“三新”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,占比GDP的比重达到17.8%。
另外,我国在世界国家科技创新指数中排名第10名,比2013年提高14名,是唯一进入世界前30名行列的中等收入国家。
三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加深:
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实事求是,在全国发展大局找准定位,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,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稳步前行。
2024年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三地经济总量超过54万亿元,占比全国GDP的比重40%以上。
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,海南自贸港建设6年来,到2024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161.2亿美元,超过建省前30年实际使用外资的总和。
“十四五”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总体领先于东部地区,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缩小,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,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。
四、民生福祉保障持续改善:
(1)居民收入稳步增长,与GDP增长保持基本同步,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缩小。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187.9元,同比2020年增长26.3%,年均增长6%。
(2)城镇就业保持稳定,2021年-2024年每年保持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稳定在1200万以上,失业率平均值为5.3%,低于5.5%的预期目标。
(3)人均寿命再提高一岁,达到79岁,特别是从“十二五”开始,每五年都增长1岁。
目前,我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,建成并持续巩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、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。
(4)粮食产量稳步上升:
到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总量首次突破1.4万亿斤大关,实现21连丰收。
五、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和能力持续增强:
(1)市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,有序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,相继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,不断激发企业经营主体活力。
(2)党的自我革命持续推进,作风建设持续改善,党的领导力、组织力、执行力在不断提高。
综上所述:“十四五”规划期间,尽管我们发展遇到许多困难、挑战,但是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,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,任何打压制裁都打不倒14亿中国人民,我们有信心、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挑战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多成果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。
十大杠杆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